人民银行12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社会融资增量为1.52万亿元,虽略超预期,但增速下降的趋势仍未改变,同时,11月社会融资同比增速降至9.9%的历史低位。
总体来看,在去通道、加强表外融资管理的背景下,表外融资存量逐渐下降,信贷持续回归为实体经济融资首选,融资回表、非标转标趋势未变。
长江宏观分析员赵伟表示,信贷社会融资再次印证了信贷总量略增难掩总体融资需求的走弱,非标收缩趋势延续,信用收缩的滞后影响逐渐显性化。同时,华泰宏观团队认为,目前银行信贷难以大幅反弹的主要逻辑是商业银行负债仍然存在压力,同时商业银行出于对民营企业信用问题的担忧,难以真正向继续融资的民企输血。
具体来看,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5200亿元人民币,高于预期的13340亿元人民币,同比少增3948亿元,环比多增7903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2300亿元,同比多增872亿元,环比多增5159亿元;外币贷款减少787亿元,同比少增985亿元,环比少增13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310亿元,同比少增1590亿元,环比少增361亿元;信托贷款减少467亿元,同比少增1901亿元,环比多增806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27亿元,同比少增142亿元,环比多增326亿元;企业债券增加3163亿元,同比多增2253亿元,环比多增1782亿元;股票融资增加200亿元,同比少增1124亿元,环比多增24亿元。
中信固收团队分析认为,细项上,非标规模收缩趋势不变,其中委贷降幅有所增大,信托贷款及未贴现承兑汇票降幅有所收窄。在政策引导下及资金面持续宽松的影响下,信用债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企业债净融资同比多增2310亿元,增幅较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口径下11月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项增幅较大,对社会融资形成了一定的支持。
此外,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1月末M2余额181.32万亿元,同比增长8%;M1余额54.35万亿元,同比增长1.5%;新增人民币信贷1.25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52万亿元,存量199.3万亿元,同比增长9.9%。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财政存款较去年同期多投放6265亿元,叠加新增信贷规模有所扩大,使M2增速保持平稳。然而,M1和M2增速负剪刀差持续扩大,反映投融资市场仍不活跃,实体经济流动性仍然趋紧,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
温彬表示,总的来看,临近年末,考虑到贸易摩擦仍具有不确定性,表外融资萎缩态势难以短期改变,对流动性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实体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组合,尤其是仍有可能进一步采用差别化准备金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和市场利率水平稳定;同时,将持续推进债券、信贷、股权融资“三支箭”,支持民营企业拓宽融资途径,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赵伟也强调,在当前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大框架下,政策维稳与传统“稳增长”明显不同,不会通过“走老路”的手段全面刺激经济,而是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精准施策,围绕“补短板”“增后劲”等领域,实现结构性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