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4年,成都全年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站上了“新常态、万亿级”的全新起点。今年经济发展趋势又将如何?市统计局近日发布了分析报告《2014年成都经济运行分析及2015年趋势展望》,昨日成都市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刘忠对报告进行了解读。报告称,今年是成都经济发展全面迈入新常态的重要一年,全市经济发展既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面临诸多发展机遇。总体而言,当前成都具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基础,只要抓住用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机遇,坚持高端发展和创新驱动,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今年全市经济仍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总量突破万亿大关 成都经济站上新起点
“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56.6亿元,比上年增长8.9%。”市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刘忠介绍说,去年全年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站上了“新常态、万亿级”的全新起点。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这是去年成都经济运行一大主要特点。
其实,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据国家统计局、省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去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四川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7.4%、8.5%。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成都经济增速仍然保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良好发展态势。
上述分析报告也称,2014年,面对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成都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和“五大兴市战略”,推动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从去年走势来看,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下,成都一季度经济增速从2013年的10.2%回落至7.8%,然而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落实,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经济分别回升到8.7%、8.7%、8.9%的平稳较快增长,呈低开高走、总体平稳的运行态势。
新常态下减速换挡 增速处于合理区间
“除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4年成都经济运行还具有另外五大主要特点。”分别是: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工业较快增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高;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收入稳定增长,物价总体平稳;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刘忠介绍说,全市经济经过自1991年以来连续23年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以后,近两年增速减缓,2014年回落至个位数,表现出新常态下减速换挡的特征。全年经济增速虽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但与全国、全省趋势相符,且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5、0.4个百分点。同时,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涨1.3%,就业和物价形势稳定,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
在经济运行平稳增长的同时,转型升级也正在稳步推进,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进一步升级发展,成为全市经济运行中的另一大亮点。据统计,去年全市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96.3%,比2013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9.8%,比经济增速高0.9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8.2%,占比提高了0.1个百分点。
趋势展望:今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良好基础
今年是成都经济发展全面迈入新常态的重要一年,全市经济发展既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面临多种发展机遇。
在国际环境方面,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新常态,预计今年主要经济体增长继续分化,缓慢复苏还将持续。国内经济方面,虽然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全国经济增速自2012年以来已经连续三年处于7%—8%的平稳增长区间,今年经济增长预计能稳定在7%左右。
而从成都经济趋势来看,一方面,新常态下无论是宏观经济环境还是区域资源要素,都不支撑全市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增速将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另一方面,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具有较好条件,直接受惠于国家“一路一带”战略,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以及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四川天府新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加之改革制度红利的不断释放,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具备良好基础。
综合上述因素分析,今年成都经济增速将比去年有所放缓。但是,若能抓住用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机遇,坚持高端发展和创新驱动,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全市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延伸观察:加快推进产业升级,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当前,我市经济运行中也有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刘忠分析称,首先是工业增长动力有所减弱,其次是服务业发展下行压力较大,第三是投资规模扩大支撑不够,第四则是消费需求热点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上述分析报告提出了建议。首先,是加快推进产业升级,瞄准产业链高端和高端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率先发展信息安全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突出发展电子信息等重点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北斗产业,推动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移,形成多点支撑、多元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
其次,是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抓住用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天府新区升级为国家级新区等机遇,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和推进工作。优化投资结构,注重产业链中高端投资,不断提升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现代农业等产业投资比重。
第三,是积极扩大消费需求。落实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探索新型消费模式,促进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深挖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文体消费、健康消费等消费潜力。充分发挥成都美食、旅游、会展等方面的品牌效应,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吸纳更多市外消费。
数说经济运行六大亮点
亮点1: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初步核算,全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56.6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70.8亿元、4561.1亿元、5124.7亿元,分别增长3.6%、9.8%、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52.6%、45.8%。
亮点2:经济增速仍处合理区间
全市经济经过自1991年以来连续23年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以后,近两年增速减缓,2014年回落至个位数,表现出新常态下减速换挡的特征。全年经济增速与全国、全省趋势相符,且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5、0.4个百分点。同时,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涨1.3%,就业和物价形势稳定,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
亮点3: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去年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高3.9、2.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副省级城市首位。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3.2%,其中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分别增长15.4%和13.7%。机械、食品饮料及烟草等传统产业有所回暖,增速分别比上年提高2.7、0.6个百分点。
另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124.7亿元,增长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45.8%,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等行业)分别实现15.9%、13.1%的较快增长。
亮点4: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平稳增长
去年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20.4亿元,增长1.8%。其中,房地产投资2220.8亿元,增长5.2%;工业投资1402.7亿元,下降13.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2.4亿元,增长12.0%。网络消费、汽车消费较快增长,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网络零售额135.9亿元,增长49.2%;实现汽车类零售额1008.7亿元,增长15.6%。实现进出口总额558.5亿美元,增长10.4%,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高7.0、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338.2亿美元,增长6.1%。
亮点5:收入稳定增长,物价总体平稳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25.2亿元,增长14.1%,增速比全省高4.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稳步增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2665元、14478元,分别增长9.0%、11.5%,增速均与全省持平。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名义增速(10.4%)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3%,其中食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2.6%、1.5%、1.2%。
亮点6: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结构优化方面,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96.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9.8%),比经济增速高0.9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8.2%)提高0.1个百分点。
产业升级方面,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速(14.2%)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2.0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1.7%)提高0.6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增速(15.9%)比服务业增速高7.3个百分点,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20.9%)提高1.4个百分点。发展质量方面,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比重为75.6%,提高1.5个百分点。
|